从新版《前海总规》和《河套规划》 看深港融合发展模式“刷新”

作者:申婷

时间:2023-12-29 10:45

10441

QQ截图20240102105523.png

2023年12月21日,官方公布《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前海总规》),立足扩容后前海合作区的发展实际,提出四大战略定位、三阶段发展目标以及七大方面重点任务等。今年8月,国家出台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河套规划》)。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地处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东20公里处,均位于深港边界交会处,都以“深港合作”和“制度创新”为使命,河套和前海两地都是重要的深港合作平台,二者并非替代关系,分别以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产业错位发展。《前海总规》、《河套规划》的出台意味着,前海+河套这对顶流的“双子星座”作为支持香港融入祖国发展大局、深港开放合作融合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得到更有力的夯实。

一、深港合作升级至双城融合3.0阶段的战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经香港、深圳两个梯度转换器,国内外要素相互克服了水土不服,中国顺利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世界经济也共享了中国的发展红利。顺势而为,深港合作不断迭代升级,历经前期以产业为主导的“前店后厂”1.0阶段、“香港服务及研发、深圳科技及转化”的2.0阶段,到现在经济社会全方位融合发展的3.0阶段。

(一)更多体现产业为主导的深港合作发展阶段

一是起步阶段即“前店后厂”的1.0阶段。深圳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香港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承接海外订单,扮演“店”的角色,形成发展“三来一补”的“前店后厂”产业合作模式。

二是“香港服务及研发、深圳科技及转化”的2.0阶段。在这一阶段深圳开始转型发展高科技产业,深港合作主要以商品要素型开放为主,CEPA更多是边境措施,开放面临着诸多“玻璃门、弹簧门”的问题。

(二)经济社会全方位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纵深推进,香港提出“双城三圈”概念区,深港迎来全新发展机遇,深港合作也应进入“双城融合”的3.0阶段,在经济、社会、科技、民生等全方位全领域开展合作。当下,深港合作、融合发展不仅是丰富“一国两制”大政方针内容、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一环,也是顺应新的国内外形势之必要选择。过去40年,从产业合作主导的“前店后厂”的跨界生产网络到如今经济社会全方位合作的“双城三圈”,深港经济总量合计已超过5.7万亿人民币,占大湾区比重超43%,深港融合发展稳步推进。

二、新阶段深港融合的“前海模式”和“河套方案”

深港合作进入经济社会全方位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河套和前海作为支持香港融入祖国发展大局、深港开放合作融合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平台,都以“深港合作”和“制度创新”为使命,但二者在战略定位、空间、产业等方面各有侧重,错位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一)共同特征

1.全方位融合

前海河套都肩负深港合作的重任。前海在设立之初便被赋予“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使命,河套是深港合作真正的空间连接,也是香港连接全球和向内地延伸的重要桥梁。新版《前海总规》首次提出“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的战略定位,“融合”一词体现了在新阶段深港一体化需在规则机制衔接、基础设施联通、民生领域融通等多方面全面发力;《河套规划》中“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的定位,也表明新阶段深港在科技创新领域探索开放合作,不仅体现在香港园区和深圳园区的两个园区基础设施、资源集聚等层面,还体现在对接香港及国际先进科研规则、制度环境等体制机制层面。此外,两个规划中都对人才的引进和服务机制、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对外交流合作机制、高品质生活圈建设等社会生活多方面进行了部署。

2.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前海河套规划中都强调了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制度创新,在关键领域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如《前海总规》提出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要求“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区域治理、营商环境、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打造一批首创性、标志性改革品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河套规划》提出“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要求“营造高度开放的国际化科研制度环境,对接香港及国际先进科研规则,加快形成灵活高效、风险可控的跨境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新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开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政府与社会协同

《前海总规》和《河套规划》都强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一是政府间合作对接机制,如前海健全深港各层级合作机制,加强与香港有关政府部门的日常联络沟通和业务对接;河套提出建立深港双方合作区建设发展协调机制,建立定期会晤制度和专题会商制度。二是发挥深港双方社会力量,如前海咨询委员会运行机制、与香港重要人士以及港澳重点行业协会的联络机制;河套支持深港双方联合成立深圳园区理事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等。

(二)“前海模式”:围绕现代服务业体系多向发力的全面融合模式

前海是综合性的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在空间范围上与香港山水相连,位于珠江口东岸、深圳南山半岛西侧,扩区之后与香港陆域最近距离仅5公里,扩区后共120.56平方公里,包括原前海合作区、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区、会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区、机场及周边片区、宝安中心区及大铲湾片区,产业空间较为充裕,因而强调更大范围、宽领域、深层次的深港融合。

一是强调更大范围,陆海统筹构建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如《前海总规》提出构建“一心一带双港五区”的空间结构,既要将前海城市新中心打造成为湾区“国际会客厅”,还要构建面向亚太地区、连接欧美澳、衔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航线网络的国际航空枢纽港,以及联动香港共建辐射全球的国际航运枢纽港。

二是强调更宽领域,围绕现代服务业体系探索深港全面合作,包括金融业、会展业和商贸物流业、科技服务业、专业服务业、新型国际贸易、海洋产业等产业,推动货物、资金、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便捷流动、高效配置,提升港澳居民学习、就业、生活便利度。如《前海总规》提出联动港澳打造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并对金融业等七大领域进行部署。还提出,对标一流创建宜居韧性智慧枢纽新城,面向国际建设高品质生活圈等。

三是强调更深层次,加快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探索香港参与前海发展新模式等。《前海总规》提出先行示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包括建立开放型市场准入体系、高标准建设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等。

(三)“河套方案”:聚焦科技创新单点突破的深度融合模式

河套是深港发展创新科技的聚集点、深港深度融合的发展区以及深港跨境互动强度最突出的地区。河套地处深港交界,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北部和深圳市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带,是香港北部都会区与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天然交汇点,面积约3.89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园区面积3.02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包括福田保税区和皇岗口岸片区。河套合作区面积只有前海合作区的十五分之一,产业空间相对局限,相对于“前海模式”的多向发力、综合发展,河套合作区更适合在深港科创合作上单点突破,发挥“一国两制”下“一区两园”的优势,起到深港融合的杠杆和支点作用。

聚焦科技创新的从0到1的阶段,《河套规划》明确了“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聚集区”的发展定位,围绕这三个定位从协同香港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构建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汇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台四个方面部署了任务,创新了人员、物资、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便捷流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探索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规则体系、建设国际领先的科研实验设施集群、建立更加完备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从而推动深港在科技创新上的深度融合。

三、新阶段深港融合的展望

当下,国际经贸规则向高标准化、去主权化深度调整,国家在推动制度型开放,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加入CPTPP等,这必然要求深港开放合作要从货物贸易走向服务贸易、从边境措施衍生到边境内措施等等,“大门打开,小门也要开”,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构建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同时,鉴于渐进式改革开放的大国经验,以及香港作为世界先进自贸港的特殊性,新阶段深港融合需要在全方位开放和完全一体化或抹平制度鸿沟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亟须通过平台去先行先试制度型开放为主的开放合作模式,前海、河套为探索新的深港融合模式提供了不同路径的方案和经验。

未来,探索深港融合新模式:

一是拓展各具特色的深港合作平台。可继续在前海、河套、沙头角三大开放平台,分别聚焦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国际消费等特色领域探索开放合作新模式,形成西有前海、中有河套、东有沙头角的深港合作新格局;再逐步与口岸经济带、大运科教城、光明科学城、北部都会区等平台形成联动效应,分步骤、分区域地推动深港深度融合扩展至全域。

二是向中央争取打造三大深港合作平台范围内的“单一自贸区”。推动前海、河套、沙头角三大深港合作平台的协调联动,在区内对标最高最好的国际经贸规则,在服务贸易+货物贸易、边境+边境内措施等领域先行示范,推动深港在经济、社会、科技、民生等全方位全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推荐阅读

  • 综研观察

    全面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调整是提升开放能力的重要一环 2024-08-08 16:01
  • 综研观察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 2024-03-25 15:54
  • 综研观察

    “大门打开、小门也要开” 横琴20条破隐形壁垒出实招 2024-01-13 15:36
  • 综研观察

    “上海方案”落地 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按下“快进键” 2023-12-11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