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战略与宏观经济政策

2019

  • 粤港澳大湾区

    为港澳同胞特别是港澳青年在深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项目负责人:张玉阁

    项目组成员:王万里、李佳桧

    本项目分析了港澳居民来深圳发展的特点,包括在深学习人数较多、来深投资创业积极等,并梳理了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已有的政策措施、尚需解决的问题及思考,提出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特别是港澳青年在深发展,包括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建议。

  •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进一步便利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圳发展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玉阁

    项目组成员:王万里、文雅靖、杨秋荣、谢来风、李佳桧

    本项目重点选取在深圳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香港律师、医师、建筑师三类专业人士的就业、创业等情况进行分析,在研究分析有关香港专业资格认定及管理、内地对香港开放专业服务举措、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圳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围绕三大领域专业人士在深圳发展的特殊问题和共性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并且形成进一步便利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圳发展的政策建议。

  • 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市属国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策略研究

    项目负责人:刘国宏

    项目组成员:张建森、余凌曲、胡彩梅、余鹏、张祥、张佩、梁姣姣、陈才杰、彭晓钊、肖钦、季隆展

    本项目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及深圳国资国企服务大湾区的建设现状、需求与机遇,结合先进城市国资国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启示,提出深圳国资国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思路及重点举措,为深圳国资国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理论及现实支撑。

  • 粤港澳大湾区

    如何更好发挥深港两个特区在大湾区的引擎带动作用

    项目负责人:胡振宇

    项目组成员:安然、张洪云、张雅莉

    本项目从全球竞争、“一带一路”建设和大湾区背景入手,分析了深港“双特区”引领大湾区发展的特殊基础和独特优势,深入剖析了深港“双特区”引领大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更好发挥深港两个特区在大湾区的引擎带动作用提供了支撑。

  •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框架下深圳对港澳开放新模式政策与平台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玉阁

    项目组成员:谢来风、文雅靖、杨秋荣、李佳桧

    本项目充分评估过往深圳对港澳开放模式,剖析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欧盟、东盟在建立共同市场、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做法,以此基础,结合对落马洲河套地区、罗湖“小河套”地区、中英街、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等开放平台的实地调研,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框架下深圳对港澳开放的新模式、政策体系及空间选择,最后提出了探索深圳对港澳开放新模式的相应保障措施。

  • 粤港澳大湾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及实施方案

    项目负责人:胡振宇

    项目组成员:安然、张洪云、张雅莉、于海旭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沿海沿边开放的交汇地区,在我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大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本项目针对两湾区对接面临的困境、合作机遇、基础优势和瓶颈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接合作发展路径,强化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两湾区产业深度对接合作,营造高水平营商环境等重点对接策略,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更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重要的方向和支撑。

  • 粤港澳大湾区

    强化和提升澳门的精准联系功能

    项目负责人:张玉阁

    项目组成员:谢来风、文雅靖、李佳桧、杨秋荣、王万里

    “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赋予澳门在内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方面扮演精准联系人角色。项目分析了强化澳门在国家发展中“精准联系”功能的必要性及内涵,提炼出提升澳门精准联系功能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澳门精准联系功能的十条政策建议,为澳门更好的找准自身定位提供了决策参考。

  • 粤港澳大湾区

    世界主要湾区创新发展比较研究

    项目负责人:阮萌

    项目组成员:汪云兴、刘兴贺、何渊源、钱柔冰、武增

    项目从科技发展水平、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基础条件、产业创新发展水平等方面,系统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状;选取旧金山、纽约、东京等国际主要湾区为案例,研究分析集聚创新资源、发展创新型经济、开展创新合作的主要经验和启示,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目标和主要任务等。

  •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发展策略研究

    项目负责人:周顺波

    项目组成员:李相锋、曹钟雄、吴浩、高雅、李梦捷、陈振华、舒鹭

    项目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基础与机遇、当前机场群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世界级机场群协同发展的一般经验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交通强国”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合理定位、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构建面向全球的航空网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在全球的枢纽地位,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面向全球的通达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从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

  • 粤港澳大湾区

    开发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

    项目负责人:辛华

    项目组成员:彭向宇、张国平、张庆麟、夏雪瑶

    本项目通过深入解读相关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政策,明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挑战、发展定位、发展目标与工作重点,测算资金供给和需求,围绕国开行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找准总行、分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项目、领域和工作路径,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独特作用和价值。

  •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人员流动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项目负责人:张玉阁

    项目组成员:文雅靖、李佳桧、谢来风、杨秋荣

    本项目研究重点是内地居民进出港澳的签注政策,落实港澳居民同等待遇以及提高人员通关便利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大湾区人员流动现状及特点、流动问题及成因、流动策略以及保障措施,全面系统梳理问题和障碍,提出精准建议,为优化大湾区人员跨境流动提供决策参考。

  • 一带一路

    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启动区产业规划

    项目负责人:王国文

    项目组成员:张翼举、李九兰、杨龙龙、甘凯龙

    本项目提出以东莞作为广东连接“一带”和“一路”的多式联运枢纽为切入点,释放对外贸易货物集散以及中俄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作用,打造东莞市及珠三角东部地区产业发展平台,形成产业联动效应,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 一带一路

    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比较研究

    项目负责人:胡振宇

    项目组成员:安然、陈美婷、丁骋伟、杨阳、冯猜猜、刘伟华

    本项目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综合比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发展现状与核心职能差异,明确深圳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展差距。在总结全球著名海洋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基础上,明确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构建符合深圳特色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并提出对策建议。

  • 一带一路

    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政策和策略研究

    项目负责人:胡振宇

    项目组成员:安然、张洪云、刘伟华、张雅莉

    根据深圳海洋产业结构、组织和布局政策,提出完善深圳海洋产业的实施路径与优化深圳市海洋科技新兴产业扶持及管理措施的建议;通过分析深圳和基地海洋产业发展基础、优势,编制深圳市海洋新兴产业基地产业规划和产业目录;综合考虑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各项指标,研究制定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准入门槛、管理机制及支持措施;在研究全球、全国和深圳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资源情况的基础上,编制海洋电子信息创新资源分布报告。

  • 一带一路

    深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策略研究

    项目负责人:曾曼园

    项目组成员:时鲲、陈颖仪、杨潇然

    本项目系统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宏观背景与形势,全面梳理了深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总结分析深圳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特点与诉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深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定位、发展策略,重点强化深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高端化”和“差异化”路线导向。

  • 一带一路

    西安丝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

    项目负责人:刘国宏

    项目组成员:张建森、余凌曲、胡彩梅、张祥、余鹏、张佩、梁姣姣、陈才杰、彭晓钊、季隆展、肖钦

    围绕西安肩负“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新使命,项目通过分析基础与环境,提出思路与目标,制定路径与举措,完善了相关的实施保障,编制了西安丝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成为指导西安丝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项目提出打造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泛参与、交易活跃的金融市场,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城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