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会超越“深港穗”科技集群吗?

作者:谢来风 薛杨钦 庄卓昊

时间:2022-10-08 10:32

7640

QQ截图20221021103933.png

文|谢来风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薛杨钦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庄卓昊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于2022年9月14日预先发布了第十五版《全球创新指数(GII)2022》报告中的“科技集群”(Science & Technology Cluster)[i]排名篇章。报告显示,在科技集群TOP100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以下称“深港穗”科技集群)仍然高居全球第二,最新的变化是“上海”科技集群演变成为了“上海-苏州”科技集群(以下称“沪苏”科技集群),在全球排名第6。“沪苏”科技集群也成为我国第二个跨城市的科技集群,显示出上海和苏州的科技合作愈加紧密。过去几年,上海和苏州做了什么?“沪苏”与“深港穗”有哪些不同?“沪苏”会超越“深港穗”科技集群吗?“深港穗”科技集群未来要做什么?


一、从“深港”到“深港穗”,从上海到“沪苏”


自2017年开始,GII通过专利申请量和所发表的科技文章数来确立科技集群,世界产权组织利用地理编码法来对科技集群进行定位和排名,对从文件中提取的地址和名称进行映射,准确率达96%[ii]。


我们在过往文章《从“深港”到“深港穗”,创新集群演变对大湾区意味着什么?》中对“深港”科技集群演变成“深港穗”科技集群并持续巩固全球排名第二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从上海到“沪苏”,其演变则更为迅速。2017年至2021年,苏州科技集群一直独立于上海科技集群,在全球科技集群排名中从2017年的100位上升到2021年的63位,上海则从第19位上升至第8位。2022年榜单,“上海-苏州”科技集群首次出现,苏州的加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有的“上海”和“苏州”科技集群,排名已上升至全球第6位,可谓一路“高歌猛进”。


表1  2017-2021年上海和苏州在GII全球科技集群排名变化

QQ截图20221021104046.png

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根据DBSCAN算法,以上变化说明,一是上海和苏州之间“科技密度”越来越大,两地之间的科技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活动也越来越多;二是上海和苏州之间的共同发明者(Co-inventor)数量变多,特别是合作发表科学出版物。此外,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苏州主动融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技术、人才、项目等创新资源加速在上海和苏州之间流动。苏州和上海积极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集聚开放共享仪器设备5.4万余台;同时,两地研发资源跨区域互认不断加密,每年有近千家苏州企业使用来自上海服务机构的2400项服务;2021年1-9月,沪苏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平台71个,共同举办168场产学研对接活动。


表2  2017-2022年GII全球科技集群排名(前10)

QQ截图20221021104114.png

二、“沪苏”与“深港穗”对比


(1)从指标看,“沪苏”与“深港穗”各有长处和短板。根据《2022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排名报告来看,“深港穗”科技集群总体排名高于“沪苏”科技集群。我们选取一些具体的科技分项指标,两个科技集群对比如下。


表3  “深港穗”与“沪苏”科技集群指标对比[iii]

QQ截图20221021104139.png

可以看到,“深港穗”科技集群在PCT申请量、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占优,但是在科学出版物(SCIE论文)数量、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方面偏弱。具体而言,2021年“沪苏”科技集群SCIE收录论文数量比“深港穗”多出1.5万篇,两者差距不小。知识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上游环节,“深港穗”在科学出版物(SCIE论文)数量上的短板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这将是未来建设的重点。


(2)从空间形态看,“沪苏”与“深港穗”科技集群“带状”空间特点明显。从空间上看,“沪苏”科技集群沿着长江下游入海口西岸布局,总体呈带状(如图1),与“深港穗”科技集群、美国的“圣何塞-旧金山”、日本的“大阪-神户-京都”等科技集群相似。同时,这种空间样态分布,也高度契合长三角一体化中的“G60科创走廊”苏州-上海段。


(3)“沪苏”高歌猛进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规划建设G60科创走廊。“G60科创走廊”发轫于沪昆高速起始段上海松江,由其辐射的长三角九城市组成。上海松江九成以上的先进制造业、科创要素和产业要素集聚于高速两侧,向东承接上海科创中心、金融中心,向西辐射苏、浙、皖腹地。近年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大背景下,“G60科创走廊”作为区域创新载体,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推进科创、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

QQ截图20221021104248.png

2021年,“G60科创走廊”沿线九城GDP合计7.55万亿元,同比增长8.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4%;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比重近六分之一;进出口总额超全国约八分之一。同时区域内还集聚了高新技术企业3.6万余家、各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300余家、九市共同培育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9家,占全国的6.89%;省级和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同样特色鲜明,数量也名列前茅。


作为“G60科创走廊”建设的生力军,专精特新企业对产业链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难题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如上海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7家,远超深圳和广州。以高成长性科创企业为代表的自主创新模式,在沪苏协同发展中显现出越来越突出的集群创新效应。


表4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对比

QQ截图20221021104313.png

三、“深港穗”科技集群要做什么?


“沪苏”上升势头强劲,对“深港穗”和其他科技集群形成追赶压力。“沪苏”能否超越“深港穗”,则是GII科技集群竞争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最突出最紧要的战略目标。与“沪苏”相比,“深港穗”科技集群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香港,决定了它是唯一一个跨境科技集群。2021年10月,香港提出规划建设北部都会区,倘若建成,对香港、对大湾区、对国家的影响重大而深远。面向全球科技发展趋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如何更好发挥香港作用,如何做强“深港穗”科技集群,本文提出以下三个大思路大方向。


(1)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以香港、深圳、广州为核心,加快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参考美国波士顿128公路创新走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经验做法,争取国家部委和省支持,以香港、深圳、广州为核心,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科技企业、科研平台载体、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科研资源开放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园区联动等方面谋划重大项目、政策和平台,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特别地,要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与广东省“10+10”战略产业集群和深圳“20+8”产业集群等结合,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2)全力支持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填补“科技空间空白”。香港北部都会区重点发展创新科技产业,未来是“深港穗”科技集群的重要空间承载。建设好北部都会区,不仅需要香港自身投入大量资源,香港还应强化与内地科技创新体系联通,促进两地科技要素资源优势互补,特别是要加快推进深港科技创新一体化。一方面,要推动大湾区内地城市大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北部都会区,如设立数据中心、研发中心等;另一方面,可以在生物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深港优势领域,支持大湾区内地企业在香港北部都会区布局先进制造项目,与香港创新科技资源充分结合。香港与内地共同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有利于内地科技资源“南下过河”,共同谋划科技创新项目、计划,提升“科技密度”,填补“科技空间空白”。


(3)深化“深港穗”基础研究合作。深港穗要加大基础研究等方面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充分发挥高校作用,尤其是香港高校的科研实力和聚集专业领域内顶尖科研人才的能力和优势。首先,积极争取科技创新“国家队”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分支机构并与“省队”、“市队”合作融合,形成以基础研究、尖端技术、原始创新为主导的生态。其次,推动建设一批一流的科研院所、大学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大长期持续投入,集中力量在基础应用研究及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最后,吸引全球顶尖大学在北部都会区、前海合作区等重大平台落户,共同发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大科学计划”,发挥香港国际化资源优势,强化国际科技合作,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

推荐阅读

  • 综研观察

    新加坡、香港“盛事经济”的启示借鉴 2024-04-09 15:57
  • 综研观察

    前海:以三个“一体化”引领深港深度融合发展 2024-01-10 15:05
  • 综研观察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穗港赛马产业合作的制度创新研究 2023-12-07 09:54
  • 综研观察

    香港《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的三大特征 2023-11-01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