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21 14:31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张明燕老师是一名“深二代”,在深圳出生长大,大学毕业后回到深圳成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因为教师职业与喜欢逛博物馆、古建筑、古村落的爱好,她不断思考自己与这座城市的关系,对深圳的归属感和家园感愈发强烈,促使她用脚步去丈量城市,并带动身边的人尤其是孩子们,挖掘历史背后精彩纷呈的“深圳故事”。
张老师一直致力于开发博物馆资源与历史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活动。通过“趣游博物馆”“穿城而过,走读深圳”两大系列实践活动,带领学生重温深圳千年的历史记忆,探寻深圳文化精神的根源,加深学生对在地文化的了解。粗略统计,迄今,举办了100+场研学活动,涉及了不少于32个展览和地点。
10月19日上午,第213期银湖沙龙“寻古问今,走读深圳”,特邀张老师分享了其带领孩子走读深圳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走读客家围屋“茂盛世居”“鹤湖新居”和广府祠堂为例子,且看张老师如何用知识和情感去推动孩子了解、吸收这个城市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激发孩子内驱力,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融会贯通,
沉浸在古建筑及其历史当中
走读深圳,张老师巧妙选择以古迹、古建筑作为切入口(这是文化的结晶,更是社会和历史的见证,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传承),详细介绍了客家围屋月池、禾坪、堂屋、横屋、门楼、围楼、碉楼、望楼、堂屋、花头、天街、天井、祖公堂、水井等要素背后的实用价值、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比如,建筑如何体现“天圆地方”的观念,神龛的纹饰代表的意义,围楼内一定有水井的设计之原因……这样,建筑史、历史学、民俗学,甚至氏族发展的考据、时代的政治经济发展都融合其中。
为了更深入了解客家文化,张老师带着孩子们参加这些民居的民俗活动、文创活动,沉浸地走近这些古建筑当中。也重视客家话的学习,比如在研学过程中,她会有意识地让来自不同地方的客家人轮流教授客家话,江西的、福建的、广东的……即使同为客家人,但语言都不一样。这不仅给予了孩子学习语言的机会,更从侧面了解了客家人的变迁历史。
持续行走,
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张老师主张多维度、多角度地讲述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深圳故事。她的脚步遍及了南头古城、大鹏所城、风凰古村、观澜古墟、沙井古墟、大万世居、茂盛世居、鹤湖新居、虔贞女校、素白陈公祠、泽培陈公祠、东宝行政督导旧址、上围艺术村、东江纵队纪念馆……她坦言,每一次的研学活动的准备工作至少要花费半个月,实地考察、寻找、消化资料。而每带不同的孩子去,她都能收获到新的视野,不断完善自己的解说词。
//沙井陈氏宗祠
比如,为了深入理解客家围屋,张老师会从客家围在不同地区的不同俗称讲起,进而引出深、港一带别具特色的围楼、围村与围屋等形式,并拎出茂盛世居、鹤湖新居、大万世居作为深圳城堡式围屋的代表,让孩子能深刻感受到异同。
//大万世居
“我也不知道”,
鼓励孩子自由探索
比如,有的孩子在参观过程中,对围屋墙上的弹孔感兴趣,一直在数弹孔,尽管不同孩子有不同答案,争论不休,向她求问,她会说“我也不知道”,建议孩子们彼此之间求证、商议。这是张老师常用的教学方式,即使心底有明晰的答案。她更希望启发孩子提问、讨论,通过自己探索、与他人合作等方式来找寻自己心目中的答案。
孩子的潜力不时会令人惊喜。张老师在前两次参观茂盛世居时都没有找到其侧门,第三回参观,一位孩子在她的鼓励下,竟然发现了藏在碉楼里的侧门。当孩子提出,为何围屋的墙屹立不倒。张老师启发他们去了解夯土墙,了解为何没有钢筋水泥、而有鸡蛋清的夯土墙能如此牢固。孩子们查阅资料、视频,争相说出自己的见解。在鹤湖新居,有一位约3岁左右的小男孩,看到龙和凤纹饰的神龛,小男孩说“那个龙是爸爸,那个凤是妈妈,它们在一起,所以爸爸妈妈也要在一起。”“是的,一个家有爸爸妈妈一起努力才是好的家”张老师补充。当时在场的大人们都被小男孩的童言童语所触动。
鼓励孩子表达与思考,
动手写论文拍视频
走读时,张老师会给孩子尽可能创造分享交流的机会,她通常会选择在天街,这里视野宽阔,头上的蓝天,身旁的古建筑,孩子们会不自觉地心静下来,仿佛在与建筑对话。张老师会交代要完成的一个任务,就是找到最心动的地方。这是一次美育的机会,也是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的直观感受。
张老师循循善诱,认为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碰上古迹没能得到很好的维护时,有的孩子会思考,做调查,并写成一篇论文,综合其他古迹的做法,提出了保护建议。颇为用心。在参观广府祠堂时,有孩子会思考何以定义广府人,有一位爱好化学的学生甚至希望能从广府人的DNA这一角度寻找答案。有的孩子举一反三,以“香蕉人”为例,表达自己的观点。
讨论环节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研究员、沙龙活动主持人廖令鹏老师认为,张老师把这座城市当作自己的家园,挖掘深圳宝贵的博物馆、古建筑、名胜古迹等资源不断开辟行走的课堂,完善课程体系,带领学生在古建、古迹这种“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歌”中,放飞心灵,自由探索,用脚丈量,用心交流,打通了知识的隔阂,倾注了深沉的情感,这是对深圳历史的一种温情和敬意,是对教育的创新尝试,让孩子们在寻古问今的城市走读中,在历史和现实中寻找自己、发现自己。
刘伟老师点评,张老师的方法是典型项目式学习,这是世界教育界的大趋势。让孩子多表达,也非常符合著名的费曼学习法,能使孩子越来越有自驱力,激发想象力、创造力、表达力。刘伟老师还非常重视博物馆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并建议加入后续的走读课程,同时可以多增加一些面向未来的科技内容,比如充分利用好深圳的科普教育基地、少科城等。将来还可以走向世界,与世界文明对话。段建仁老师说,除了博物馆,除了古迹,深圳的村寨,山海,公园,美食,都值得孩子们好好了解和体会。
现场有学生提出,如何在考试成绩内卷的当下,更从容地拓展自身?刘伟老师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海量刷题的内卷式教育,也到了需要变革的关键历史时期了,老师和家长都要认识到,留出更多的时间提高综合素质,找到自己有一个独门绝技,比题海战术更有价值。
邓运清老师认为,张老师帮助了孩子更加开阔地认识了世界、社会,认识了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可能。深圳的孩子的特质,是敢冒险,敢实践,敢做敢当,这与宽广的眼界是分不开的。而深圳的未来,既取决于年轻人的想象,也决于他们如何认识自己的历史,也取决于年轻人对这个城市的了解之后,将要做什么,是漠不关心,还是真心呵护。张老师种的是一颗种子,以后就会开花结果。
爱子教育的娄老师认为,首先要引领孩子们具有世界眼光,走向世界,与现代文明拥抱。再者是找到内驱力,学习要掌握道,而不是术,可以用思维导图学习法、西蒙学习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周雁老师说,学习知识的终极目标是解决问题,而有的问题有标准答案,有的没有标准答案,人工智能能回答的,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学习具有感性的东西,学习具有人性的知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必须技能等,这是最重要的,这必须通过实践、思索得来。
李津逵老师表示听了张老师的分享非常感动,高度赞扬了张老师的教育方法,认为她正在“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是艺术的、是美育的,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知识。张老师带领孩子走进古建筑中,她善于激发孩子,点燃孩子,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和寻找城市的历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