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要做南海智能感知的旗手

作者:胡振宇

时间:2024-07-24 15:25

16975

QQ截图20240726153609.jpg

何谓旗手,扛大旗、带方向者也!具体到海洋经济领域就是引领海洋发展方向的地域单元。

深圳当南海智能感知的旗手,当之无愧、当仁不让!为什么?2023年全市包括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感知器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产值3万亿,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而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不过200来亿,海洋电子信息制造业制造业增加值更是不到10亿,可以说是零头中的零头!这说明什么?与其说是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下海力度不足,不如说我们为电子信息产业下海搭建的条件还不够。

什么条件?海上基础设施、海上新型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的先导,架桥、铺路、填海、建港是临海基础设施,要让陆上优势产业在海里有用武之地,还需要加大海上基础设施的公共投入,用供给引导需求。现在海上游乐方兴未艾、海上通信蓄势待发、空天地海一体化跨界面传输寻求突破、海缆通信感知一体化市场扩张,但珠江口出海不远即电话、网络信号中断,海底组网,海上5G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这些美好愿景都需要通过海上大基建、海上新基建来引导实现!

以“维京船长”挪威为例,其1972年石油危机之后崛起的海洋油气和海工装备、海上风电、三文鱼网箱养殖“新三样”无不是以海上大基建为先导的。

2016年,基于对智能船舶发展方向的判断,挪威在特隆赫姆峡湾建设了全球首个自主航行船舶试验场,目的在于促进知识建设、促进技术发展和创新、制定规章制度、测试和验证概念和解决方案、与其他试验场开展合作,保持挪威在自主航行船舶领域的领先优势。

特隆赫姆试验场由Kongsberg(康斯伯格) Seatex、Kongsberg Maritime、MARINTEK、NTNU(挪威科大)和Maritime Robotics与特隆赫姆港、挪威海事局和挪威海岸管理局合作开展,2020年邀请了挪威船级社进入,目标导向是布局未来产业公共基础设施,愿景是“引领航运业转型”。

为建立全面自主航行基础设施,特隆赫姆峡湾已投建:

海上宽带无线电(MBR),支持伽利略为测试区域提供高精度-高完整性服务。

双向、高容量的数据链路,实现“人群感知”,包括从用户收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数据,纳入区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测试区域控制中心:在特隆赫姆的皮尔森特雷建立了测试区域控制中心(TACC)。TACC是DGNSS参考站、AIS基站、MBR网络和DGNSS监测站的监测和控制中心。TACC还可以作为海洋空间无人机1号船的远程控制中心。从TACC可以远程操作船舶。

GNSS监测站: 在特隆赫姆的皮尔森特雷安装了一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监测站。该装置位于测试区域控制中心(TACC)中。GNSS天线和IALA信标天线安装在Pirsenteret的屋顶上,用于接收信号。GNSS监测站接收来自DGNSS参考站的IALA信标校正。GNSS 监测站更新了生成 RTCM 3 校正(GPS、GLONASS 和 Galileo)的软件。

DGNSS参考站: 已安装DGNSS参考站。DGNSS参考站以299 kHz广播GPS和GLONASS RTCM 2.3校正(IALA信标校正)。

AIS基站: 在特隆赫姆港安装了AIS基站。AIS基站的天线安装在集装箱的顶部。

VDE卫星终端:Kongsberg VDES(VHF数据交换系统)卫星终端VDES 300在项目期间一直在开发中。但是,已经为特隆赫姆峡湾试验区提供了一个装置,用于未来的测试。

移动宽带无线电: 安装了海上宽带无线电(MBR)。对配备MBR装置的海洋空间实验室船进行了测试,以估计位于Pirsenteret的MBR的MBR覆盖范围。与另一个项目有关,另一个MBR装置已安装在特隆赫姆峡湾另一侧的Fosen。两个驻扎的MBR单元为测试区域提供了良好的通信覆盖,并且可以在具有封闭通信网络的区域内进行测试。

数据中心:建立了一个数据中心。目标是建立一个平台来管理测试区域中积累的数据,并分析运行数据成为可能,并在测试前和测试期间获得初步分析结果。

在管理模式方面,由企业和研究机构组成非营利组织(NGO),利用“政府资源+市场资源”建设试验场,利用市场资源运营试验场,发挥公共产品功能,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在高端资源相互赋能方面,特隆赫姆试验场运营方与挪威海事局、挪威海岸管理局、挪威工业局和MARINTEK共同发起成立挪威自主船舶论坛(NFAS),力促挪威在海上自主航行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基于以上代表性案例分析,深圳在南海智能感知系统方面要明确四大战略定位,实现六大思维转变。

四大战略定位:

1、要建成陆域优势产业下海的平台载体。为全市电子信息优势产业、为南部蓝色经济带陆域产业下海打开通道。

2、要建成南海安澜的综合保障。逐步建成空天地海一体化监测、探测,设施设备测试、试验,灾害识别、预报的产业服务平台和国际公共产品。

3、要建成海洋强国的前进基石。因应深水、绿色、智能、安全的时代需求和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采三步走的战略任务,在海洋设施、核心零部件、软硬件方面树立标杆,建成品牌。

4、要建成对接世界的桥梁纽带。通过海上大基建布局海上大设施,国省地合作,以大科学计划方式邀约全球创新力量,实现海上新突破。

六大思维转变:

1、从营商环境思维到市场环境思维的转变。

常规的营商环境主要强调服务型政府,而深圳海洋经济的突破要在营造市场环境、构建海上应用场景、提供优势产业下海通道,在搭建海洋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态上走在前列。

这是深圳的惯常打法,可惜在海里投入大,还缺少这样的大手笔。2000年前后,深圳的手机入网要通过广东省再拿到北京层层审批,耗时较长,往往审批到位后,一代手机也已过时。深圳市找到工信部,申请设立一个手机检测分中心,由政府给予一定补贴,自此之后,深圳迅速发展起了手机产业集群。

另一个例子是音响行业,企业需要无音的实验室检测设备噪音,但实验室造价高达几百万,中小企业难以负担,深圳市政府牵头建了5个实验室向企业开放,形成了音响产业集群。

2、从深圳思维到南海思维的转变。要有从近海到深远海的整体规划,要有从一期到N期的实施方案,要有争取国家资金、财政资金投入和组织社会资本投入、导入国际资本的体机制设计,既要有以我为主的推进力和建设力又要有与大周边共商共建共享的整体意识。

3、从单一海洋思维到空天地海一体化思维的转变。产业融合、产业边界模糊是发展趋势,要以空天地海一体化智能感知系统突破物理界面限制,构建海上大一统产业生态。

4、从硬件思维到软硬件一体化思维的转变。要建设与未来目标相匹配的海洋智算中心,要引进海洋智能感知领域的“冷泉港”国际会议模式,要有高段位的品牌宣传意识。

5、从技术思维到产业思维的转变。要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唯技术论的思维偏向,要在营造产业生态上高举高打,搭建产业平台,补足产业短板,确定产业优先级,在海洋智能终端、海底操作系统等方面、跨界面信息传输等方面集聚优势。

6、从建设思维到运营思维的转变。试验场能否取得大成就关键在团队,蒙特雷湾海洋观测网运营团队70%是工程人员、上海交大实验水池运营团队有长期的积淀,而威海海洋试验场运营模式则仍在探索阶段。深圳南海智能感知系统要在运营上实现突破。

推荐阅读

  • 综研观察

    向海图强中国梦,扬帆远航起宏图——写在广东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召开之际 2024-09-16 16:06
  • 综研观察

    制造山东,把核电优化利用作为第四次生产力布局的突破口 2024-08-29 16:34
  • 综研观察

    深圳海洋制造,如何勇立潮头? 2024-07-04 15:12
  • 综研观察

    广东海洋经济如何由大到强? 2024-06-20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