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关怀:100公里内的探索与发现

时间:2022-09-05 16:54

18435

QQ截图20220916161203.png

“我把自己的居住地,当做世界的中心来关注。”


这是深圳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老师对深圳的真切表白。


在地关怀,即记录、关注、保护居住地的自然生态。作为第189期银湖沙龙分享嘉宾,南老师于2022年8月27日下午在沙龙活动现场,生动有趣地讲述了自己数十年来记录、关注、保护居住地自然生态的故事与思考,以及在地关怀的内涵与外延。

QQ截图20220916161236.png

深圳历史通,自然观察者


作为深圳历史与自然研究者,南老师自1989年到深圳定居后,持续不断探究深圳的历史、地理与自然,也记录深圳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在沙龙上,他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分享了自己对深圳这座城市的观察与理解。


在时间维度上,南老师通读深圳1949年以后所有的历史档案文件,收集研究有关深圳的历史材料与细节,关注鲜活的私人记忆,摸清这座城市的来时路,并将成果集结成书,如《深圳记忆》《解密深圳档案》等,还拍摄了《深圳民间记忆》《岁月山河》《梦开始的地方》等纪录片作品。

QQ截图20220916161302.png

深圳给予了逐梦者多样的生存机遇,同时也用狭小的地理空间孕育着数万个生命物种。在了解深圳历史的同时,南老师又为深圳这种独特而丰饶的自然资源所吸引,开始在深圳山野做调查,徒步行走,足迹遍及深圳山岭、海岸、岛屿、老村、湖泊和溪流。从2004年,他开始在徒步的观察里,加入了数字化记录的手段,截止到2022年,累计已步行了1016次,从最初开始“跟我走”到“滴水行动”、“时光隧道”再到“自然影像记录”。每次行走,南老师都同时对沿途的自然风物、历史地理,进行生态观察和纪录,并通过撰写、出版《深圳自然笔记》《山水相望(香港)》《深圳自然博物百科》等作品,与大众分享他眼中深圳的自然生态之美,呼吁呵护深圳人的共同家园。

QQ截图20220916165448.png

QQ截图20220916165512.png

记录深圳,保护深圳


南老师指出,在深圳,最长的直线距离是120公里,即深圳到广州的距离;最窄的地方是大亚湾到大鹏湾,只有4公里,是一个狭长的地带。


100公里内怎么做探索和发现?南老师在漫长的岁月中,不仅一直关注、行走、发现、定格这座城市的自然与历史故事,而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家国情怀,在关键时刻采用温和有度、在情在理的沟通方式,及时发声,保护、导引、关怀着深圳这座城市,积极推动城市更好地变化。南老师重点分享了守护塘朗山、马峦山和海岸线的故事。

QQ截图20220916165550.png

QQ截图20220916165737.png

塘朗山作为链接深圳东部与西部生态廊道的唯一通道,是深圳中心区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稳定基石,是深圳的生命方舟和物种基因库,还是寄托着深圳人共同情感与历史记忆的“中央山”,南老师非常重视它对深圳的意义,推动了塘朗山的生态修复策略,避免塘朗山不断被蚕食。而在保护马峦山生态资源的过程中,南老师还促成了深圳成为广东省内首个全境没有捕鸟网的城市。面对深圳257公里长的海岸线,在近海寄居繁衍着的成千上万生命物种,南老师和众多同道者共同努力,保护了蔚蓝海面下的缤纷生命。

QQ截图20220916165843.png

南老师还分享了“深圳蓝”所代表的空气质量的“成长”史。2004年的深圳,全年雾霾天气曾达187天,而到2021年,深圳全年的雾霾天只有2天。能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驻足、惊叹的“深圳蓝”的诞生背后,是深圳下定决心纠错整改、种植绿植、限制排污等诸多努力。


 


让城市更美好的两大愿景


南兆旭笑称自己有点像“祥林嫂”,走到哪里,一直都强调在地关怀。接下来他打算继续用提案推动的作用,让深圳变得更美好。

QQ截图20220916165908.png

一是推动贯通穿越深圳全境的步道——826步道。8月26日是深圳的生日,南老师在多年的田野调查和自然纪录中,一直在“水泥零增长,生态零破坏,物种零伤害”原则下,努力踏勘、探寻、贯通一条穿越深圳全境的最佳都市步道。这是一条可以达到世界级水平的徒步线路,所经之地是深圳地貌最多变、景象最壮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带,山海美景一览无遗。


第二是推动在深圳设立一系列具有特殊科学与生态价值的微型自然保护点。比如在深圳人才公园有一个小小的石滩,每年7月份,这个石滩上落满密密麻麻的鸟,驻地栖息,鸟儿不喜欢落在树上,就喜欢落在石头上。如果能将此设为微型自然保护点,人类不要干扰,这里就会成为鸟类小型的天堂。

QQ截图20220916165956.png

互动交流


南老师的专业水平高度以及浸透着现代知识分子的情怀和使命,令与会嘉宾敬佩而感动。

QQ截图20220916170020.png

嘉宾段建仁称赞南老师是既脚踏实地又讲究方式方法的学者。主持人南洁律师形容南老师是真正的热爱这座城市,“直把他乡作故乡”,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将内心的爱兑现为在地关怀。嘉宾张媛媛从自身实践生命关怀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南老师的“在地关怀”理念对自己的启发颇深。


铭基金自注册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嘉宾陆忠诚作为铭基金的秘书长,钦佩南老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作的努力,并认为这已形成了普通人的感知。他还通过一对父子通过亲近自然增进了亲子感情的真实故事,表示大自然是一种很好的媒介和场域。


深圳与香港这两座“双子星”城市,都拥有“南方生态美学”,在国际大都市寸土寸金的地方,由海洋、浅滩、茂林、山巅点缀而成,山海相连,群山相叠。来自香港的嘉宾海龙建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协同行动,站在深圳看香港,与站在香港看深圳,能促进双方互相深度了解。


嘉宾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刘容欣博士感叹30年前和南老师曾经一起供职于研究院,后来南老师做出版商、做公益、持续多年对深圳自然生态的关注和保护等等这么多事,让刘所刮目相看,并肃然起敬。


嘉宾周雁评论南老师的精彩演说,醍醐灌顶,如沐春风。周海宏教授曾论及,人类智慧分“理性智慧”、“人性智慧”、“感性智慧”三大门类,人难得其一,唯南老师三者兼而具之,堪为楷模。


嘉宾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博士从人与自然共处,都市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发展并举的角度,指出考虑生态保护的大前提是至少要让这2000万人保持一个基本生活的水准,这很不容易。郭院长夸奖南老师是一拉真正知行合一的践行者,南老师将自己的思考和田野调查,用立体的方式记录,各个方面都体现了智库的最高水平,我们需要这样的智库。


对此,南老师也在深圳的科技力、创新力之外,提出了“自然力”这一概念。他表示,自然力会“发力”,深圳以极小的土地面积承载了超千万的人口数量,在整个中国人口密度最高、土地最为稀缺和昂贵的都市里,依然保留了48%的生态保护地,生境风貌丰富,是中国一线城市中最具特色的生态城市,这是一座城市具有远见卓识的自我约束、自我节制,创造出的巨大发展奇迹,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QQ截图20220916170046.pn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