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对话:中美如何应对开放合作中不确定性

时间:2020-07-04 15:34

1910

面对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加强中美两国智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尤为必要。7月3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旧金山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举行中美智库线上研讨会,双方专家围绕中美湾区经济发展、两大湾区合作前景、中美关系等议题展开交流。

QQ截图20200721153924.png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最新的进展,综研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博士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自启动以来已经在区域发展规划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创新中心建设,以及优质生活圈构建方面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在跨境要素流动、区域协调发展等内部问题上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此外,本次疫情也给大湾区的跨境运输、商贸服务业带来不少挑战。在谈及大湾区面临的外部环境时,综研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博士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自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明显的冲击。而因疫情加剧的逆全球化更是使全球供应链面临着断裂风险,并加大湾区内的企业压力。因此,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湾区内各类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协调发展,积极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于刚刚起步的粤港澳大湾区而言极为重要。

对于中美贸易摩擦下的湾区经济发展,旧金山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肖恩·伦道夫表示,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着困难,这也给两大湾区间的科技和经贸往来带来考验。对于近来“中美脱钩”这一问题,肖恩·伦道夫认为,一些在华美国企业的供应链的确面临财务和运营方面的挑战。考虑到目前的形势,将业务从中国分散出去或扩大在中国以外的制造业务主要还是阶段性、战略性选择,这并不会改变整个供应链生态,中国依然是全球具有极大活力的市场。例如旧金山湾区企业在中国市场获益颇多,这是可以亲身感受到的好处,中国企业也与美国企业形成了分工协作的关系并从中获益。所以保持正常的贸易往来对中美未来经济发展的益处良多。

对于未来两大湾区合作的前景,双方一致认为,由于两大湾区都深入融入到全球产业链当中,同时具备庞大的市场,市场合作与良性竞争,客观上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发展,也能为全球经济带来正向的外溢效应。在谈到未来两大湾区具体合作的路径时,综研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博士则提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医疗、环保领域将衍生大量蓝海市场,两大湾区在上述领域均具备相应技术优势。双方应通过优势互补来培育新的商业机会,增强各自区域的经济实力,拓展合作空间。另外,可加强两大湾区地方立法机构的交流与沟通,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地方政府在经贸、人文等各领域合作,以此来缓解中美关系不稳定给两大湾区企业带来的市场压力。

在提及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对中美关系走向的影响时,肖恩·伦道夫认为,中美竞争具有长期性的特点,目前两国已由贸易摩擦上升到金融、科技、国际舆论、国际规则等多领域的博弈。无论是共和党的特朗普或是民主党的拜登最终胜选,中美在敏感领域的分歧和竞争都将长期存在。但相比特朗普政府,民主党阵营在对外政策方面更倾向于回归到美国传统的全球化战略上,并通过外交手段来处理中美关系议题。这在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已经得以体现。因此他建议,未来中美两国在重大问题上仍需加强沟通,共同协调立场以解决争端。此外,肖恩·伦道夫认为,香港问题现在仍是中美两国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美国政府对香港的政策调整也必定涉及国内不同利益集团或群体的利益来考量。从近期来看,港区国安法可能会影响到一些跨国公司在香港的投资。但从长期来看,该法案对香港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影响有多大尚待观察。但只要香港仍然作为一个法治之地和自由社会,香港仍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价值和作用。

最后,双方表示,当前中美关系处于关键时期。加强沟通,化解分歧,避免冲突扩大才是理性做法。中美两国可以进一步通过增加民间交流和双边协作来增进互信,努力寻找和扩大合作领域。

QQ截图20200721153911.pn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