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鲲:前海扩区四年从大开发迈向精细化运营

时间:2025-09-09 09:35

2304

9月6日,前海迎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发布暨扩区四周年。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前海分院副院长时鲲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采访时指出,围绕国家“一平台、一枢纽、一引领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前海已圆满完成首阶段目标,正从“大开发大建设”迈入“精细化运营”新阶段。四年来,前海连续四年位居全国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指数榜首,对外贸易占全市近16%、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超60%,集聚超万家港企,深港合作与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QQ20250923-094832.jpg

一、谈四年变化:“城区‘活’起来了,深港双向奔赴”

南方日报:今年是《前海方案》发布四周年,也是首阶段目标完成之年。您如何评价前海这一阶段的成效?

时鲲: 前海围绕国家赋予的“一平台、一枢纽、一引领区、一高地”战略定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作为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前海连续四年蝉联全国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指数榜首。在对外开放方面,前海合作区占深圳市对外贸易近16%,吸引外资超60%,对外投资项目数量与额度均占全市超15%。深港融合方面,已吸引超万家港企、超万名港人入驻,实现了《前海规划》提到的“万人目标”。现代服务业方面,注册企业中近60%为现代服务业企业,其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2.6%,形成“双60%”格局,奠定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QQ20250923-094904.jpg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这四年前海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时鲲:前海这四年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从城区发展阶段看,根据我们的观察,前海已从“大开发大建设”迈入“精细化运营”阶段。以前大家更多谈规划、开发、建设,现在更关注招商、运营、如何把楼装满,周末人流量也明显增多,城区真正“活”了起来。

从深港合作看,越来越多港人、港企、港府、港校主动前来,寻找合作与发展机会,与前海形成“双向奔赴”的协同格局。从产业方面看,前海从金融、物流扩展至海洋、信息、科技、文化等多个门类,知识密集度不断提升。制度创新方面,前海也从原来的注重货物贸易、投资便利以及“如何引进来”,变为现在的更聚焦服务贸易、数字经济、国际规则对接以及“如何走出去”,有些变化或需更长时间显现出来,但都体现了前海在“软环境”上的持续发力。

二、谈产业发展:“发力服务贸易与两业融合,与河套光明互补”

南方日报:前海扩区后产业发展有哪些新特点?与河套、光明等区域相比,是否需要避免同质化竞争?未来哪些领域可突破?

时鲲:有几个特点。首先,前海产业门类更加多元化,以前大家谈前海更多想到金融、物流,现在前海也发展海洋产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第二,前海产业新兴化程度越来越高,比如,像知识密集型的信息服务业,体量已占超10%,成为主导产业之一。港资来前海,也更倾向投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领域。此外,前海的“两业”融合程度也正提升。比如,前海有一家叫“思谋科技”的企业,就为前海范围内的几家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展现了“两业融合”的态势。

与河套、光明相比,前海定位在“10-100”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创新环节,与光明侧重“0-1”基础研究、河套侧重“1-10”技术转化形成互补,并不存在同质化竞争。

未来,要继续实现突破,前海应重点发力服务贸易和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两业融合”),为国家服务贸易发展先行先试,同时为先进制造业提供高端服务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工厂”,相比全球优势在于货物贸易。深圳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有服务业更好地促进先进制造业,让先进制造业更多向服务业下单、向前海下单,这是前海未来的发展方向。

QQ20250923-094939.jpg

三、谈深港融合:“从引入港企港人走向共同规划、全球市场”

南方日报:前海提出打造“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您如何评价近年来的融合进展?下一步应如何深化?

时鲲:前海的深港融合在上一阶段——引入港企港人方面成效显著,但下一步深港如何更深入合作值得思考。我们有几方面想法,如可以聚焦深港产业的“互补性”。前海可重点发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信息、科技服务等,这是深圳的潜力所在。两地可以共同围绕新兴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全球竞争中形成组合。换言之,深港应共同走向全球市场,做大蛋糕,而非仅限于两地互动。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深港未来合作势必要围绕北部都会区西部片区展开共同规划,实现更深层次的协同。目前,北部都会区已有了规划布局,而西部的高品质生活服务和现代服务业还有待布局,这正是前海和香港进行深港合作的一个着力点。

QQ20250923-095000.jpg

南方日报:近年来前海“面向世界”的步伐明显加快,您如何看待?前海未来应在世界范围内占据怎样的位置?

时鲲:这是国家所需、前海所向。前海的定位是“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竞争对手是新加坡、旧金山等国际城市。前海应以深港合作为特色,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业,成为全球配置人、财、物、数据等高端要素的枢纽中心。

QQ20250923-095023.jpg

我们提出“合作之区、未来新城、世界前海”的愿景,正是基于这一战略判断。前海在世界的位置,应是一个以深港合作为起点、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能在全球高效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中心。

(南方日报记者 蔡敏玲 / 实习生 朱小雅 / 图片来自受访者供图 深圳前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