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建设重在强化城市中心区功能 打造“佛山的福田”

作者:余宗良 伍锦源

时间:2024-02-25 16:33

8087

QQ截图20240306164338.jpg

//桂城街道金融高新区。/资料图片

顺应经济的集聚发展规律,新型城镇化呈现出城市群都市圈、强中心、科创回归都市、工业都市化、城市中心活力化等发展趋势。在此新形势下,佛山南海桂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万亿佛山的城市中心区,剑指“千亿镇街”。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深圳市福田区的城市中心区建设经历了从0-1、从1-N的蝶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桂城或可以深圳福田为坐标,打造成为“佛山的福田”。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

世界文明史也是一部城市化的变迁史。202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6.16%,英、美、法、德的城市化率约80%、日本超90%。当下,中国正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呈现出一些趋势性特征。

(一)“强中心”集聚发展和“多极核”均衡发展相互交织

 “世界是尖的”。资源是稀缺的,要素继续不断向中央区位集聚,呈现中心化趋势,如广东有1.27亿常住人口而每天约1.5亿实时在粤人口,广东省仅占全国陆地面积1.87%却集聚了超过了1/10的人口;粤港澳大湾区以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常住人口8000多万。可以预见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中国人口将继续快速向城市群、都市圈、大城市集聚,相应必将对区域中心、城市中心区城市化水平、品质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也对其资源配置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强中心、强核战略成为区域、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世界也是平的”。虽然要素更快速通畅地流动推动要素集聚到中心区域,经济呈现“强中心”,但受限于管理中心的辐射半径有限、区域均衡发展、要素禀赋和需求的分散性和地方性等因素,各地各级的经济都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如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成渝等城市群、都市圈,出现了多个中心城市;区域经济的多极点,如粤港澳大湾区的港深、广佛、澳珠三大极点;城市经济的多中心,如深圳的福田、前海。

(二)科技回归城区推动科创都市化

世界城市发展出现了科创都市化,即科技产业从以往坐落在城市郊区的科创园区逐步回归到都市中心的趋势。例如,东伦敦的科技城距离伦敦金融城仅有1公里,纽约的“硅巷”到华尔街仅1.5公里。纽约的市中心聚集了如Google、Twitter、AMD、 Facebook、PayPal等的科技企业巨头。这是由于如土地等自然资源已不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产,人才、知识、技术才是最重要的资产。城市中心成熟的居住配套、城市化生活方式成为吸引人才的一大优势,导致了人才往城市中心回归。另外,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创新更依赖于知识及要素的交流碰撞,城市即使相对传统科创园区成本更高昂但也能带来更高密度创新机会。

(三)工业回城、工业上楼推动工业都市化

为了避免产业空心化,强化中心城区功能,同时提升创新转化能力,土地产出效率,与科创都市化相伴,国内外大城市都提出了鼓励高端制造回城的工业都市化、工业回城战略。与传统的工业制造业不同,工业都市化注重制造的轻量化、小型化、专业化、订制化、分散化,同时注重那些 科技含量高、经济密度大、竞争力强的产业。当下,深圳加快“工业上楼”,广州、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都提出发展都市工业。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新加坡制造业占比仍高达约20%,而香港制造业占比只有约1%,对金融、地产等行业产生了严重的经济依赖,发展面临着后劲不足。

(四)人文、经济、生态融合推动城市中心区活力化

为了回归城市历史与文化,再造城市活力,出现了“中央活力区”(Central Activities Zone,CAZ)的城市发展新概念。CAZ脱胎于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是由原本功能单一的CBD逐渐演化成的工作+生活+娱乐复合功能城市新区。中央活力区有着超越CBD的四大特征:更具人气活力,区内活动24/7全时段覆盖,并且多种功能复合共存;

区位覆盖更广,不仅覆盖城市中心地区或城市副中心,甚至覆盖城市全域;产业更加多元,包括服务业、制造业、科创业、文旅等多类产业;拥有生产+生活+生态,居住功能+公共服务+城市环境,开放、多元、混合等包容性特征。国内各城市已开始着力重点打造城市中央活力区:如上海、广州天河、成都高新南区等。

QQ截图20240306164358.jpg

//桂城怡海湖鲲鹏科创产业社区。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 方智恒摄

二、他山之石,福田的发展变迁及未来主要思路

纵观分析福田区发展,从承接区到中心区,从0到1、从1到N,历经大致分为五个阶段,而每个发展阶段的发展,顺势而为,始终与区域、城市发展战略同频共振。

一是起步阶段(1990-1997)“两高”战略奠基础。福田区于1990年建区,但在1986年《深圳城市总规》中已经确定福田作为未来深圳发展的核心。建区之初,福田以承接罗湖区“三来一补”产业溢出为主,但是已经提早开始规划未来发展。先是92年确立“高起点建设、高速度发展”的“两高战略”,确定以外向型先进工业为基础,以房地产和商贸业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方向。在96年的《深圳城市总规》中,确定了福田作为中央商务区的定位。

二是发展阶段(1998-2005) “四大战略”强筋骨。在外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中国加入WTO,内部土地、空间有限,能源、水资源短缺,人口不堪重负,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等“四个难以为继”的环境下,福田外向型经济、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亟待转型升级。福田区开始实施“强中心”战略,确立大经济、大文化、大环境、大服务的四大战略方向,产业转向内涵式增长,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商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

三是提升阶段(2006-2009)“环境立区”谋未来。一方面面对区域竞争加剧和成本红利减退,对传统工业的粗放式发展路径依赖导致产业增长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紧张、人口密度上升、外来人口多、城中村等社会环境问题与国际化城市中心区的定位不相符。面对发展的瓶颈,深圳于2006年提出创建“创新型城市”。福田加快低端工业的外迁,同时强调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打造环 CBD 高端产业带。

四是全面推进阶段(2010-2018)“首善福田”更幸福。深圳GDP在10年和16年分别跨越万亿和两万亿大关,创新经济、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主角。福田区顺应发展趋势,发展都市科创、都市工业,加大企业科创投入。同时注意发展教育、医疗、环境等生活配套的建设,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提出“首善之区,幸福福田”。

五是高质量发展阶段(2019年至今)先行示范排头兵。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的发展背景下,福田区坚定深圳“十四五”规划中“五心三区”的定位,即深圳行政、文化、金融、商务和国际交往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中央创新区、中央商务区、中央活力区。未来,福田将继续聚焦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三大新引擎”,突出科创+金融+时尚三大产业,立足湾区,走向世界。河套合作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深港合作”和“科技创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对标伦敦金融城和曼哈顿金融区,努力建设成为联通港澳、服务全国、影响全球的金融新高地;环中心公园活力圈打造世界级“城市新客厅”,从城市配套方面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看齐。

QQ截图20240306164421.jpg

//千灯湖畔广东金融高新区。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 方智恒摄

三、建议:顺势而为,打造“佛山的福田”

当下,深圳福田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已经超过90%,土地经营模式必然要求精耕细作,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品质、均衡。桂城街道的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80%,未来强度必将继续趋高。为实现“千亿镇街”目标,桂城喊出在城市维度要做“现代化活力新南海领跑者”,在产业维度要做“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在人文维度要做 “大湾区粤潮青年文化新聚场”的崭新定位。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借鉴福田的发展经验,建议桂城依托自身战略势能、产业优势、科创资源、要素禀赋等,可以将打造“佛山的福田”作为加力提速落实省市区“头号工程”部署和迈向“千亿镇街”的发展坐标。

(一)打造高质量发展镇域标杆,重在“跳出桂城看桂城”“跳出街道看桂城”,与时代、与上位战略同频共振

桂城是广佛全域同城化“中部核心发展轴、南部新兴发展轴”,以及佛山“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战略关键一环和南海区的发展极核。正在积极打造“高质量发展镇域标杆”的桂城拥有不俗的实力,是湾区极点城市、万亿产值都市佛山的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排在佛山32镇街中第一,被坊间将与深圳粤海、广州猎德及东莞南城并列称作湾区四大“超级街道”之一,并且拥有自主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成立产业发展基金等强大资源配置能力(广深一线城市街道没有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职能,并且面积小)。

因此,桂城不应单单将自身视为一个普通基层街道,而应跳出“桂城看桂城”,甚至“跳出佛山看桂城”,“跳出基层街道功能看桂城”,加快“融群合圈”,在大湾区城市群、广州都市圈的视角下思考自身作为湾区极点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能级。相应,桂城顺应经济集聚发展、“强中心”规律,建立和把持“C位自信”,弱化以镇街行政区的级别对标,转而抬头对标深圳福田、广州天河等一线城市的中心区,提高站位、拓展视野谋求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领跑者,重在夯实极点城市中心区功能,突出“4C”功能塑造

为不断激发城市活力,夯实可持续发展,深圳福田顺应科创都市化、工业都市化、城市中心区活力化、人文品质升级等趋势,突出打造中央创新区、中央商务区、中央活力区“三区”。当下,桂城锚定“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领跑者”的发展定位,正在积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配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人才乐园等,建设宜居、宜业、活力桂城。

借鉴深圳福田发展经验,桂城守住城市中心区的初心,持之以恒地夯实极点城市中心区功能。换言之,要强力突出中央商务区(CBD)+中央活力区(CAZ)+中央科创区(CTD)+中央人文区(CCD)“4C” 功能塑造。在夯实千灯湖中央商务区(CBD)建设的基础上,联动怡海湖等其他片区,迭代升级为金科产+人城产文融合发展,具有工作+生活+娱乐复合功能的中央活力区(CAZ ),激发人才生活活力;依托广东省级实验室——季华实验室、区域产业应用丰富场景等,打造文瀚湖为核心的中央科创区(CTD),激发产业科创活力;依托岭南城市历史文化,促进经济、生态、生活、文化良性互动,借鉴纽约中央公园、巴黎的左岸(塞纳河)、伦敦的南岸(泰晤士河),以及广州海珠西的江南文商旅融合圈、深圳南山的大沙河生态走廊等经验,以映月湖为核心,打造中央人文区(CCD),激发环境生态活力。 

(三)打造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重在产业加快优化和转型升级,发展面向未来的“四型经济”

在产业方面,桂城产业经济基础好,2023年,桂城街道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超830亿元,实现税收155亿元,继续保持佛山市32个镇街第一;“亿元楼”增至26栋,高企总数增至718家,人才团队、高层次人才分别增至106家、3343人。但在当下,面临与当年福田类似的外部经济、科技、政治、区域竞争等环境的变化,以及内部土地资源紧张和人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福田区当年遇到发展瓶颈时,选择了从“三来一补”传统二产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商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三产,从外向型经济转向发展以科创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产业转型路径。

为在产业方面优化和突围升级,桂城在打造“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围绕“总部经济+高端现代服务业+高端都市型制造业”,在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继续发力,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在此基础上,桂城可依托辖内重大平台以及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发展面向未来,同时环境友好、资源节约、附加值高的生产性服务型经济、时尚与消费型经济、都市型工业经济、战略创新型经济等“四型经济”:依托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和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加快发展高端生产服务型经济;发展符合湾区极点城市中心区消费趋势的时尚与消费型经济,例如依托珠宝玉器等产业基础,推进产业时尚化和时尚产业化以及发展个性化消费等引领的定制化生产;加快布局都市型工业,大力发展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突破土地制约的轻型服务型制造和都市型制造;以战略性、前瞻性、未来性为发展导向,围绕桂城在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产业基础,加强科技研发发展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战略创新型经济。

(四)建设大湾区粤潮青年文化新聚场,重在优化自然、人文和公共配套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桂城志在打造“成为湾区年轻人向往的城市”,产城人智融合发展,着力发展电竞产业,建设青年新演艺集聚区,打造叠滘龙船、玉文化等独特文化IP,让传统文化与新潮文化共融共生,磁聚更多年轻人来桂城工作生活。福田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十分注重改善环境,强化国际化中心城区的定位,不断提升城市空间、人文、产业品质,并打造深圳文化中心,建设世界一流文化产业核心城区,“文化+”推动多产业相互赋能,建设“首善之区,幸福福田”。

桂城虽然荣获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公园城市典范,建成各类公园超200个,但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较为突出的问题,城市面貌较为割裂。因此,应该加速推动城乡环境优化,加快全力推进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和连片旧村改造,改善城市面貌;人文环境方面,特别是加大对新世代人口的吸引力,加大消费场景创新,引领消费潮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不断擦亮广东省唯一的镇街一级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单位的金字招牌;扩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优质提效;优化住房供应体系,适应人口结构转变和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不断擦亮“公园城市”“教育强镇”“人才乐园”三张名片,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格局,链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功能网络。

推荐阅读

  • 综研观察

    跳出广州看北部,塑造湾区新极核 2024-04-01 15:17
  • 综研观察

    从三个“没有变”理解《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 2024-03-29 14:53
  • 综研观察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 2024-03-25 15:54
  • 综研观察

    营商环境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023-12-28 15:07